在最不该犯错的时候,泰山队输了一场要命的比赛;即便接下来三镇也存在犯错的可能,但明眼人都很清楚,泰山想卫冕难度太大了。
当然客观的说,泰山队的卫冕之路比较艰难,跟他们的争冠对手确实很强有关。
前些年中超只有16个队的时候,此前的最高半程积分是19年国安创造的39分;而在打申花的补赛之前,泰山队15轮同样拿到了39分。简而言之,换做往年泰山队的积分肯定是领跑的;但今年的武汉三镇前15场取得了14胜1平这一过于妖孽的战绩,且有7场是三球以上的大比分胜利,51个进球和9个丢球均冠绝中超。
而对于追分的泰山队而言,更为不利的一点在于,今年第二阶段联赛开始之后,除了打河北是个大比分,其他比赛赢的都比较艰难;当泰山队在场上早早的暴露出节奏缓慢,失误比较多的问题,很多对手也看到了在泰山队身上抢分的可能。反观三镇动不动来个大比分,有不少球队面对三镇基本上抱着一上来打打看,只要一丢球立刻放弃的态度。。。
而谈及两队给对手所带来的不同威慑效果,这跟引援有直接关系;三镇不仅有中超最好的外援班底,赛季开始前,他们也是内援转会市场上最大的“大赢家”!
今年恒大超市开张后,上港、三镇、泰山、河南都冲进去“采购”;最终上港拿走了张琳芃,蒋光太;三镇抢走了邓涵文、高准翼、刘殿座、何超,河南抢走了钟义浩;而泰山队加入过对张琳芃、高准翼、吴少聪、邓涵文等人的争夺;今年夏天也传过泰山队和蒋光太的绯闻,但他们最终只抢到了廖力生。
郝伟曾经在恒大当过助教,按理说泰山去抢恒大的球员有一定优势,那为何泰山队只抢到了廖力生?说白了就是钱差点意思。
今年恒大给这些原本还有合同的球员自由身时,设定了两个门槛;一是球员自己放弃绝大部分或全部欠薪换取自由身,二是球员自己去找下家,并由下家承担其在恒大欠薪的方式来换取自由身。张琳芃、高准翼、何超等人都选择了第一种方式离开恒大,选择这种方式离开的球员,接手他们的俱乐部最后也平移了他们在恒大的老合同(老合同的年薪至少一年抵新合同3到4年)。而蒋光太等个别球员,选择了第二种方式离开。泰山队抢不到张琳芃还可以归咎于张是东亚系出来的情感因素,但抢不到其他人完全是钱导致的。他们既没有能力接这些球员的原合同,也接不起他们在恒大的欠薪。就连原本的主力徐新,也在合同到期后被上港挖走了。
而没有钱的根源,则在于泰山队的“伪股改”。成为俱乐部大股东的济南文旅只是派人接过了管理权,没有掏过一分钱;泰山队的运营资金,还是靠电网在2020年留下的三年预算在支撑。
而年泰山队拿到了双冠,发了很多奖金;去年花超了,就意味着今年得省着点花了。为了确保工资的正常发放,今年泰山队的转会预算只能不断压缩,所以上港、三镇、河南看上的球员,他们都抢不到;就连尹鸿博,他们也没抢过梅州(当然尹鸿博毕竟是曹炮带出来的,感情因素在这)。而之所以他们能在跟梅州的竞争中抢到廖力生,恐怕也跟曹炮无法允诺廖力生主力位置,而泰山队允诺了廖力生出场时间保障有关。
当然泰山队是卫冕冠军,且在外援方面低价淘宝到的克雷桑也比较实用,他们的实力在目前中超还是第一档的;如果团队里所有人都能心往一处使,依旧会是联赛冠军争夺的最大热门。但在赛季开始之前,前任领队舒畅炮轰主教练郝伟和俱乐部一把手吴志东在内部群的事情被曝光了。而泰山俱乐部对于风波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够妥当的。
当时俱乐部如果选择挺郝伟,至少应该发一封声明或者是给舒畅发一封“律师函”(律师函在中国足球圈基本上吓唬人用的)。如果选择保护郝伟,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可以私下里找舒畅把事情解决了,跟舒畅协商让他发一封道歉声明。当然俱乐部也可以在内部进行调查,如果没有这事就还郝伟清白;有这事就把郝伟拿掉,树立俱乐部的积极形象。。。
但泰山俱乐部面对风波,采取了默不作声的方式一定是最不妥的;外界看到俱乐部和郝伟不敢公开回应,大家会怎么看郝伟?球员会怎么看郝伟?当公众认为郝伟就是个只会吃拿卡要、花天酒地的混子教练,俱乐部却没有任何公开回应,这相当于是看着郝伟在火上烤,却“见死不救”的操作,这到底是想支持郝伟还是想让舆论毁掉郝伟呢?而把内部群聊给曝光出去的人,遭到严肃处理了么?
当郝伟的执教口碑大受影响,给俱乐部所带来的好处仅限于他的市场价降低,俱乐部可以压他的续约价码。但大幅降薪续约同样说明吴志东跟郝伟之间绑定很紧,且文旅确实没钱找好的教练。在未来两三年,只要泰山俱乐部一把手还是吴志东,郝伟很可能就是全中超帅位最稳的主教练。而泰山队的核心班底已经有老龄化的趋势,且电网退出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的背景下,能利用好足校丰富的年轻球员资源,不欠薪的活在中超,就是泰山俱乐部未来几年最为现实的发展目标。